本网讯(通讯员 杨涵宇 文/图)2025年寒假期间,机电工程学院组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。学子们以非遗传承、公益服务、春运保障为切入点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舞龙尽展民俗风采
面对家乡舞龙队人手短缺的现状,2024级工业机器人专业林泽晖主动请缨。在为期两周的集训中,他从零开始学习传统舞龙技法,白天跟随老艺人研习“龙游步、腾云手”等基础动作,夜晚独自在月光下反复练习团队配合。尽管训练中多次因体力透支摔倒,膝盖淤青处结了痂又磨破,但他始终咬牙坚持。除夕夜巡游时,林泽晖与队友们默契配合,巨龙在锣鼓声中时而“蛟龙出海”,时而“翻江倒海”,赢得乡亲们齐声喝彩。“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,我更加坚定了传承非遗的信念。”林泽晖在实践日志中写道。


公益托管暖冬行 爱心陪伴助梦飞
2024级机电一体化3班的汪齐,积极报名参加家乡张榜镇六溪冲村的爱心托管班,为当地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温暖与色彩。他始终保持着耐心与细心,认真辅导孩子们完成寒假作业。遇到孩子们难以理解的数学难题,他会结合生活实例,耐心讲解,直到孩子们完全掌握。除了课业辅导,他还利用自己的特长,开展简单的机械科普小课堂,通过展示一些简易的机械模型,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。五天的时间虽然不长,但是汪齐表示,通过参加爱心托管班,不仅回馈了家乡,也锻炼了自己,也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继续参加志愿服务。

春运现场展担当 学子行动暖归途
2023级石油工程技术1班的李佳鑫假期间主动投身春运秩序维护工作,为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贡献自己的力量,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春运期间,火车站人流量剧增,她身着志愿者服装,穿梭在人群中,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旅客引导,帮助乘客搬运行李,解答旅客的各类疑问,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带小孩的旅客,她也总是主动上前提供帮助。李佳鑫表示:“看到旅客们能够顺利踏上回家的旅程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春运是一场全民参与的‘大迁徙’,能为大家出一份力,我感到非常自豪。”

此次“返家乡”实践活动中,机电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中国,以专业服务社会发展,在非遗传承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,在公益服务中厚植为民情怀,在春运保障中淬炼责任担当。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力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责任编辑:徐敏